TK Lab https://tklab.club/ 雜記、研究日誌、旅遊日記 Wed, 01 Jan 2025 14:09:17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171198695 全球首款 150W GaN 充電器!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 https://tklab.club/slimq-15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 https://tklab.club/slimq-15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respond Thu, 27 Apr 2023 18:15:24 +0000 https://tklab.club/?p=4718 還記得上一篇我介紹的那顆 SlimQ F240 嗎?沒錯,當時我被它的「全球最小 240W」深深吸引,順手就把 …

這篇文章 全球首款 150W GaN 充電器!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還記得上一篇我介紹的那顆 SlimQ F240 嗎?沒錯,當時我被它的「全球最小 240W」深深吸引,順手就把特價中的 F150 也一起帶回家了。畢竟一個科技控怎麼可能錯過「買大送小」的機會呢?

其實 F150 並不是什麼「小咖」,它可是全球首款 150W GaN 充電器!光這個頭銜就值得我們好好認識一下。而且它的體積比 F240 更小巧,重量僅 305 克,對於一個動不動就往外跑的部落客來說,這種「輕量級」的充電器簡直是外出必備良伴。

不過你可能會問:「既然都買了 240W 的了,為什麼還需要 150W 的呢?」這就要說到我的「充電器策略」了…

上圖:SlimQ工業設計能力十分強大,相信喜歡低調現代風的宅宅看到一定會愛,這可說是顛覆了以往超醜的筆電充電磚頭!

我的「充電器策略」其實很簡單:F240 是我的「主堡壘充電器」,也就是固定放在家裡,專門供應我的電競筆電這種大功率怪獸在玩遊戲時的功耗;而這款 F150 則是我的「遊牧民族充電器」,專門負責外出時的各種充電任務。

150W 的輸出功率對於一般的文書處理來說綽綽有餘,更重要的是它那小巧的身材。想像一下,當你在咖啡廳或共享辦公空間工作時,是要從包包掏出一個笨重的磚頭,還是這款只有7.80 x 7.65 x 3.00 公分的迷你充電器?答案不言而喻。

而且 F150 最讓人驚豔的是它的多工能力。除了主要的 DC 輸出埠可以提供最大 150W 的輸出外,它還額外配備了兩個 USB-C PD3.0 埠。這意味著我可以同時為筆電、平板和手機充電,不用再帶著一堆充電器到處跑。這種「一顆搞定」的便利性,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

上圖:除了兩個PD3.0的USB-C插座外,加上一個從5V~20V/3A~5A 都支援的超級DC插座,根本屌打市面上所有充電器

要說 F150 最貼心的設計,莫過於它的國際通用性了。它不只內建折疊插頭,還附贈了英國、歐盟、澳洲和韓國的轉接頭,再加上那條夾式延長線,幾乎全球各地都能輕鬆使用。這對經常出差的我來說,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啊!

二話不說來開箱吧!拿到 F150 的包裝盒,TK第一眼就被簡約時尚的設計所吸引。包裝盒正面清楚標示了這是一款具備「1x DC + 2x USB-C」埠的充電器,簡單明瞭地傳達了產品的核心特色。

上圖:深灰色的包裝搭配醒目的橘色 SlimQ logo,包裝上的「Small | GaN | Fast | 3-Ports | Fashion | Foldable」標語,完美概括了這款充電器的特色。

上圖:側邊也印有SlimQ logo,十分醒目。

翻到包裝背面,則是密密麻麻的相容性列表,從商務筆電如 ThinkPad、Latitude 系列,到創作者常用的 MacBook Pro,甚至各種平板和手機都能完美支援。這份清單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為什麼我會選擇 F150 作為外出攜帶的主力充電器 – 它真的是一顆能「通吃」各種裝置的百搭充電器。

採用 GaN 氮化鎵技術不只讓體積變小,更讓充電效率大幅提升;三個充電埠的設計則滿足了我同時為筆電、平板和手機充電的需求;至於可折疊的插頭設計,更是讓攜帶方便度直接提升一個檔次。

看完外觀介紹,想必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顆充電器的實際表現了。接下來就讓我們打開包裝,看看內部配件和實際使用體驗

上圖:不得不說物件塞得有點隨意,畢竟製造地還是在大陸…包裝工廠的品質要在加油。

打開包裝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齊排列的配件。F150 的配件可說是相當豐富,讓這款充電器的便攜性和實用性又更上一層樓。

首先是四個不同規格的轉接頭,分別支援英國、歐盟、澳洲和韓國的插座標準。這些轉接頭採用啞光黑色設計,質感十足,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採用了可折疊收納的設計。仔細觀察轉接頭的卡扣結構,扣合時清脆有力,完全沒有鬆動的感覺,這樣的做工讓人相當安心。

再來是兩條重要的線材。一條是尼龍編織包覆的 DC-DC 電源線,配上醒目的橘色橡膠氈束帶,不只質感升級還方便收納。可以注意到,DC插頭的規格是5.5mm x 2.5mm,是常見的通用規格。

另一條則是同樣採用模組化設計的延長線,長度約 1.8 公尺(6 英尺),讓你即使座位離插座有點距離也不用擔心。這兩條線材都採用了防纏繞的設計,且線材本身粗細適中,既不會太過笨重,又保有足夠的韌性。

充電器本體採用織布材質搭配磨砂質感的外殼,不只質感出色,握感也相當舒適。可折疊的插頭設計相當巧妙,收納時完全不會凸出,攤開時又相當穩固。

上圖組:各國插座插上的樣子。

上圖:萬國插頭特寫,依據TK出國的經驗,這些插頭能解決90%以上的國家了。

說明書部分,接口說明圖清楚標示了充電器的三個輸出埠:

  • DC-Max 150W 主要輸出埠
  • 兩個 Type-C Max 100W 的 USB-C 埠 這樣的配置完美符合我前面提到的「一顆搞定」需求。

產品規格部分也相當完整:

  • 輸入電壓範圍:100-240V~50-60Hz 2A
  • DC輸出:最高 150W(20V-7.5A)
  • USB-C 輸出:最高 100W
  • 工作溫度:5-40°C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載保護說明。當充電器檢測到過載時,會自動關閉輸出並進入保護狀態。只有在拔除造成過載的設備,並重新插上後才會恢復正常運作。這樣的保護機制,讓使用者能更安心地使用。

最後一張折頁則是相容性對照表,列出了各大品牌筆電的 DC 轉接頭規格。從 HP、Dell、Lenovo 到 ASUS、MSI,幾乎涵蓋了市面上主流筆電品牌。這張表格對於要選購額外轉接頭的使用者來說非常實用,這個上篇F240的開箱文也有提到,省去了自行查找規格的麻煩。

上圖:簡單的配置卻有無限種組合,想得到的筆電(不超過150W)它都能充。

實際來充筆電看看囉!

這次實測的對象是ASUS ROG Strix G17 G712LU,它配備原廠的充電器是19.5V/11.8A 230W的吃電大怪獸,對比起來少了80W,SlimQ 150W是否足以能應付呢!

接上轉接頭,竟然電腦發出『登』的充電聲!!

繼續測試,再來的INTEL NUC NUC6I7KYK,也就是俗稱「骷髏峽谷」的NUC,吃電19V 120W。

輕輕鬆鬆開機啦!而且因為都是DC 5.5mm x 2.5mm的規格,所以不用轉接頭

搭配官方DC轉USB Hub,充平板綽綽有餘

更多裝置的同時壓力測試,TK試過以下組合

  • iPhone、iPad Pro、三星手機 → OK
  • G712LU、iPad Pro、iPhone → OK
  • G712LU、MacBook Pro 14’、iPhone → 偶爾斷線,需要重新插拔
  • G712LU、MacBook Pro 14’、iPad Pro → 重複斷線,瓦數不足

小結

SlimQ剛在kickstarter上架TK就衝早鳥了,只能說沒買過CP值這麼高的東西,3千多台幣萬用到這種程度,日後不用另外花錢再買其他規格的充電器了,因為SlimQ都能通吃,且能自適應電壓電流。

而且依TK的買募資商品經驗來看,非常少有外觀讚讚、功能又實用的募資商品(通常情況是東西很酷,但不實用,或是不好看又不實用…)

實測了快一年都不曾出過問題,直到2022年底去維也納才燒壞,至於為什麼又是後話了,可以看後記。

充電時只會覺得溫溫的不會燙手,官方售後保固又十分給力!用過大概不會想再買其他充電器了(認真),我給這個充電器100分的評價。

後記

在2022年底TK出訪維也納時,在旅館中開心著用著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充著手機與平板,突然之間啪一聲,房間跳電…

TK急急忙忙看著心愛的電子產品有沒有爆炸(?),結果發現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竟然被傷壞了,接下來的旅程都在跟家人借充電器的悲慘情況下度過…

依TK的經驗來看,Apple充電器在這樣跳電狀況下是不會燒毀的,所以推測這是防突波電路設計不良或剛好拿到第一批製造的or瑕疵品而導致。

在旅途過程中,我嘗試與SlimQ官方說明充電器是再正常狀況使用下燒毀,並還在在保固內,官方二話不說立馬幫我寄新的過來,不得不說SlimQ在這塊真的做得很好。

很快地大約一個月後就收到官方發的新品,看到盒裝版的外觀還滿感動的,而且官方也沒有特別要求要把舊的送回去

對比一下2021年出產的募資版本跟2022年出產的

上圖組:除了標籤上的型號(會記載出產年)不同外,也沒不同之處了

原先以為就這麼用到永遠了,沒想到又有可怕的事發生了….

新的充電器很快就寄到了。但誰知道新收到的充電器(型號升級為 YL22C02)才用了 16 天,就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狀況 – 時好時壞,這種不穩定的狀況對經常出差的我來說實在是個困擾

於是我又再次聯繫了 SlimQ,他們這次要求我把兩顆故障的充電器寄回深圳原廠檢測。有趣的是,當原廠測試第二顆充電器時,居然一切正常!但考慮到我實際使用時確實遇到了間歇性的問題,SlimQ 還是決定再寄一顆新的給我。

從整個使用和維修經驗來看,SlimQ F150 給我的感覺是喜憂參半。設計和功能無可挑剔,GaN 技術帶來的小體積大功率也確實解決了攜帶多個充電器的困擾。但連續遇到兩次故障確實讓人有點擔心它的品質控管。

不過,SlimQ 的售後服務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快速的回應、積極的處理態度,還有願意相信使用者回饋的服務精神,都讓人印象深刻。如果你問我要不要購入?我會說:如果你需要一款高功率又便攜的充電器,F150 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別忘了確認保固期限 – 這個品牌的售後服務,可是它的一大優勢呢!

最後放一下募資版的包裝,以上都是後來換貨才拿到的正式版。最原始2021年拿到的募資版十分簡陋,連盒子都沒有哈哈,不過倒是付了一個實用的硬殼包(F240開頭那張的硬殼包其實是F150的)。

上圖:募資版真的很間單,裡頭只裝DC充電線與150W充電器本體。

原先的DC線的捆帶是用魔鬼粘,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導致DC線的尼龍材質瘋狂起毛…後來正式版才改成了橘色橡膠氈束帶,這也代表官方有在改進產品,值得嘉許。

謝謝大家的觀看!

這篇文章 全球首款 150W GaN 充電器!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slimq-15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feed/ 0 4718
最小的240W充電器-SlimQ 24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評測 https://tklab.club/%e6%9c%80%e5%b0%8f%e7%9a%84240w%e5%85%85%e9%9b%bb%e5%99%a8%ef%bc%8dslimq-24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ef%bc%86%e8%a9%95/ https://tklab.club/%e6%9c%80%e5%b0%8f%e7%9a%84240w%e5%85%85%e9%9b%bb%e5%99%a8%ef%bc%8dslimq-24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ef%bc%86%e8%a9%95/#respond Fri, 21 Apr 2023 14:33:00 +0000 https://tklab.club/?p=4887 TK一直被兩台主力機器的充電器所苦。一台是需要 230W 電力的 ASUS ROG G712 電競筆電,另一台 …

這篇文章 最小的240W充電器-SlimQ 24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TK一直被兩台主力機器的充電器所苦。一台是需要 230W 電力的 ASUS ROG G712 電競筆電,另一台是要 120W 的 Intel NUC Skull Canyon NUC6i7KYK。不是機器本身的問題,而是它們的原廠充電器…天啊,重得跟磚頭一樣!每次出差都要背著這兩個「磚塊」,走不到幾步路肩膀就快斷了。

某個無聊的晚上,我隨手滑著 Indiegogo,突然被一個標題給吸住了:「The Smallest 240W Laptop Charger with PD 3.0」(全球最小的 240W 筆電充電器)。這標題…根本就是在呼喚我的錢包啊!

上圖募資頁面:The Smallest 240W Laptop Charger with PD 3.0

點進去一看,我的眼睛更亮了 – 這款充電器採用深灰色機身搭配質感織布表面,還有個搶眼的橘色 Logo,光看外觀就充滿了科技感,超帥!而且體積真的超迷你!這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充電器嗎?一顆就能取代我那兩個「磚頭」。

這次募資因為前代的F150也在特價,我就兩顆一起買了,這次開箱的是F240,F150我放在另一篇:全球首款 150W GaN 充電器!SlimQ 15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

貨送到家打開發現 SlimQ 很貼心地附贈了一個精美的收納包和DC L型延長線(這兩個配件好像是募資買才有),收納包黑色的硬殼設計搭配品牌標誌,質感相當不錯。這種硬殼包真的很實用,不只可以收納充電器本體,連轉接頭和線材都能一起帶著走,出差攜帶相當方便。

另外,我為ASUS G712另外購買了專用的 DC 轉接頭。這個轉接頭是個 L 型設計的接頭,一端連接充電器的標準 5.5×2.5mm 輸出,另一端則是 ASUS 筆電專用的6.0×3.7mm接頭規格。

說實在的,轉接頭要另外加購有點小貴(要價5美元),淘X一樣的轉接頭的才幾十台幣。但SlimQ設計的真的好看,後來買淘X的質感輸一大截。

TK想想原廠的充電器動輒兩三千,而且體積又大,這樣的投資反而是很划算的。而且 SlimQ 的轉接頭相容性列表做得很清楚,完全不用擔心買錯規格的問題。

SlimQ 240W Super Charger 的包裝盒,簡約的灰色調搭配產品實體圖,整體設計相當精緻。盒面上清楚標示了這是一款具備 1 個 DC 接口和 2 個 USB-C 端口的充電器。

咦?這個盒子角落怎麼凹進去了…啊,都是國際快遞的關係啊!看到這個撞痕真的讓人心都在痛。不過還好只是外盒受損,希望裡面的產品是完好的。

從包裝背面的規格表可以看到,SlimQ F240 的相容性清單真的超級完整!我來詳細解析一下:

筆電相容度分級:

  • 240W/230W 級:高階電競筆電如 HP OMEN、ThinkPad 工作站等
  • 200W/180W/170W/150W 級:中階電競本如 ASUS ROG、Lenovo Legion 系列
  • 135W/120W 級:一般商務筆電如 Dell XPS、HP Envy 等

輸出規格超全面:

  • DC 輸出:最大 240W(20V/12A)
  • Type-C(PD3.0):
    • 5V⋅3A
    • 9V⋅3A
    • 12V⋅3A
    • 15V⋅3A
    • 20V⋅5A

其他設備支援:

  • 手機:從 iPhone SE 到 iPhone 14 系列都支援
  • 平板:各種 iPad Pro、Air,還有安卓平板都OK
  • 其他設備:任天堂 Switch、智慧手錶、耳機都可以充

特別貼心的是,他們還在包裝上標註了工作溫度(0-40°C)和尺寸資訊(127×63.2x33mm),這些細節對要隨身攜帶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圖示也清楚標示了所有安全認證,像是過載保護、過熱保護等功能。

上圖:這種詳細的規格資訊真的很加分,讓用戶一目了然自己的設備是否相容。而且分類方式很聰明,依照功率需求分類,方便用戶快速找到自己的設備型號!

掀開盒蓋後,映入眼簾的是分隔得很整齊的內部空間,全都是深灰色的質感收納盒。每個配件都有專屬的收納空間,分別標示著”AC CORD”、”CHARGER”和”EXTENDER”,包裝的質感真的很不錯。

把所有配件拿出來攤開,可以看到:

  • 一本簡潔的使用手冊
  • 主體充電器本體
  • 兩條不同的充電線(一條是標配的 AC 電源線,另一條是可延長用的 DC 線)
  • 還有一個造型特別的Charging Hub

充電器本體真的帶給我不少驚喜。外觀採用深灰色的霧面材質,正面有低調的 “SlimQ 240W SUPER CHARGER” 字樣,質感十足。側面使用與眾不同的布質料包圍(不知道是什麼布,但摸起來很舒服)。最吸睛的是那個橘色的品牌 logo,在深色主體上特別顯眼。

接口部分,充電器提供三個輸出孔:

  • 兩個 USB-C 埠(PD3.0,最高 100W)
  • 一個標準 DC 輸出孔(最高 240W) 這樣的配置真的很實用,可以同時幫筆電和手機充電。

上圖:充電器端的AC座為米老鼠頭,通用一般三相筆電附贈的AC線

上圖:充電器背面明確標示規格,外出有其他設備要充可以很快地對照

特別要稱讚的是隨附的AC電源線品質,完全不像一般廠商隨便附的那種便宜貨:

  • 採用特殊橡膠線材設計,摸起來很有質感
  • 線材本身粗實有份量,彎折不會變形
  • 附上橘色的束帶,收納時很方便

上圖:所附電源線全都採用了相同的高品質設計。這種細節真的展現出 SlimQ 的用心,畢竟電源線可是充電器的重要部分,要長期使用的話,品質一定要夠好才行。

為了不讓充電器的大功率閒著(誤),官方附贈了透過這個 DC to USB-PD Hub(這好像是募資時才有,目前買的話要另購),可以把原本的 DC 輸出變成:

  • 2個 USB-C 插口 最高支援 100W 輸出(20V/5A)
  • 2個 USB-A 插口 最高 24W

配件的用料也很講究,從照片可以看到 DC 線材是採用高品質的編織線材,而且還加入了磁環,看得出來在抗干擾上也很用心。

實際使用體驗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充電器上方的 LED 指示燈不只好看,還能透過不同顏色來顯示充電狀態,相當直覺。

上機測試,我同時為ASUS G712與iPad Pro充電,原本擔心同時插這麼多裝置會不會功率不足,結果完全不是問題。充電器很聰明地會自動分配電力,F240看起來豪無壓力。

上圖:LED 指示燈的變色設計也很貼心,藍色代表正常充電,不同的閃爍方式還能顯示目前的負載狀態,後面會介紹

不過如果G712跑遊戲,需要吃到大瓦數時,iPad Pro的充電就會被中斷,即時重新插拔也是一樣,可見到了F240的供電瓦數上限。

接著測試使用 USB-C to DC 誘騙線,看能不能充G712

這種誘騙線讓我們可以透過 USB-C PD(Power Delivery)為原本使用 DC 接頭的筆電充電。淘X上很多,TK就不另外做介紹了。

關於這種 USB-C to DC 誘騙線的規格:

  • 最大功率支援:100W(20V/5A)
  • 內建 PD 誘騙晶片
  • 通常支援的電壓:20V/15V/12V/9V/5V
  • 線材通常採用多重遮罩設計,確保大電流傳輸的安全性

不過這邊要特別提醒一下,雖然可以用這種方式為 G712 充電,但因為功率只有 100W,比起原本 240W 的電源供應器功率小很多。所以建議:

  • 適合用於日常文書工作時的供電
  • 遊戲或重度運算時,最好還是使用原配的 240W 充電器
  • 可以當作緊急備用的充電方案

這也展現了 SlimQ F240 的靈活性,不只能用原廠的 DC 輸出,連 USB-C 端口都能提供高達 100W 的輸出,讓我們有更多充電的選擇!

最後放上說明書,有興趣的朋朋可以細看

產品規格部分:

  • 型號:F240(240W GaN 充電器)
  • 充電協議:支援 Type-C PD3.0, PPS, QC2.0
  • 輸入:AC 100V-240V~50-60Hz 2.9A
  • DC 輸出:最大 240W(20V/12A)
  • USB-C 輸出:最高 100W
  • 尺寸:5×2.48×1.29 英寸(127×63.2x33mm)
  • 重量:14.1oz(400g)
  • 工作溫度:0-40°C

LED 狀態指示說明:

  • 橙色恆亮:總負載小於15W
  • 橙色慢閃:僅 DC 輸出使用,負載約 15W
  • 藍色恆亮:USB-C 或 DC 使用中,負載約 15W
  • 橙藍交替快閃:警告負載接近上限(240W)

總結

這款充電器真的帶給TK很多驚喜。首先是包裝細節,從防撞設計到內部配件的分類收納都相當用心,雖然運送過程中外盒有點受損讓人心疼,但內部配件都完好無損。

產品的三大亮點:

  1. 極致小巧的 240W 輸出
    • 採用最新 GaN 氮化鎵技術
    • 體積僅 127×63.2x33mm
    • 重量僅 400g,較原廠減輕許多
  2. 彈性的多工充電
    • 一個 DC 輸出(最高 240W)
    • 雙 USB-C(各最高 100W)
    • 可同時為筆電、平板充電
  3. 超高的相容性
    • 支援各大廠牌電競筆電/平板,你想得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都能充了
    • 通用的 USB-PD 快充協議
    • 附贈的 Hub 更增加實用性

使用體驗方面,不管是幫我的 ASUS G712 供電,還是同時替 iPad Pro 快充,都不會出現功率不足的問題(不玩遊戲的情況下)。LED 燈號的狀態提示也很直覺,讓使用者能輕易理解目前的工作狀態。

配件品質也相當講究,從編織線材、磁環設計到收納魔鬼氈,每個細節都展現了 SlimQ 的用心。雖然價格不算便宜(NT$3,650),但考慮到它的功能性、便攜性和做工質感,我認為是一筆相當值得的投資。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既輕巧又功能強大的充電器,特別是使用高功率筆電的用戶,SlimQ F240 絕對值得列入考慮清單。它完美展現了科技如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不只解決了攜帶多個充電器的困擾,更為我們省下了寶貴的包包空間!

後記

時間快轉來到2024年,原本購入的 SlimQ F240 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充電器突然發出「pop」的一聲就停止運作了。雖然使用頻率其實不高(一年大概只用個十次左右,大多數情況使用F150其實足夠了),但這種情況還是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當下馬上聯繫了 SlimQ 的客服,說真的對他們的回應速度和處理態度印象超級好!雖然產品已經過了保固期(這是我在 2021 年群眾募資時買的),但他們還是很貼心地提供了一個 50% off 的優惠方案。

更讓我驚喜的是整個溝通過程超順暢,客服 Derek 不僅回覆很即時,在退款流程上也處理得很妥當。最後我決定趁這個機會升級到更高規格的 F330,畢竟以後說不定會需要更大的供電功率。

從下訂到收到退款,整個過程不到一週就搞定了。下篇就來發F330的開箱囉!

這篇文章 最小的240W充電器-SlimQ 240W DC & USB-C GaN Charger 氮化鎵充電器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e6%9c%80%e5%b0%8f%e7%9a%84240w%e5%85%85%e9%9b%bb%e5%99%a8%ef%bc%8dslimq-240w-dc-usb-c-gan-charger-%e6%b0%ae%e5%8c%96%e9%8e%b5%e5%85%85%e9%9b%bb%e5%99%a8-%e9%96%8b%e7%ae%b1%ef%bc%86%e8%a9%95/feed/ 0 4887
SA9227HIF ES9038Q2M 聲卡組裝 https://tklab.club/sa9227hif-es9038q2m-%e8%81%b2%e5%8d%a1%e7%b5%84%e8%a3%9d/ https://tklab.club/sa9227hif-es9038q2m-%e8%81%b2%e5%8d%a1%e7%b5%84%e8%a3%9d/#respond Wed, 19 Apr 2023 13:23:00 +0000 https://epo.wfd.mybluehost.me/TKLab/?p=4069 在日前買了一些DAC的零件,當時用了彩虹線來做I2S的橋接,如今訊號一直不穩,打算用更好的訊號線來做連接,零件 …

這篇文章 SA9227HIF ES9038Q2M 聲卡組裝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在日前買了一些DAC的零件,當時用了彩虹線來做I2S的橋接,如今訊號一直不穩,打算用更好的訊號線來做連接,零件如下:

可以看到原先的黑色彩虹線因為接觸不良被我特別焊在PCB版底部的接點
用各種方式將焊點全部解焊
直接焊上47 Lab訊號線,這次不用端子座了
焊的很辛苦,好不容易五條都接上去了
末端在焊上杜邦接頭,結束這回合
這次看起來漂亮多了
最後來張完工照

小記

最後十分可惜,上電之後變得連聲音都出不來了…..應該是有燒掉某個chip導致,也不想再重買了,決定放棄這個DAC

這篇文章 SA9227HIF ES9038Q2M 聲卡組裝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sa9227hif-es9038q2m-%e8%81%b2%e5%8d%a1%e7%b5%84%e8%a3%9d/feed/ 0 4069
MacBook 與 iPad的雙螢幕最佳搭配方案 Mountie+ 開箱&評測 https://tklab.club/macbook-%e8%88%87-ipad%e7%9a%84%e9%9b%99%e8%9e%a2%e5%b9%95%e6%9c%80%e4%bd%b3%e6%90%ad%e9%85%8d%e6%96%b9%e6%a1%88-mountie-%e9%96%8b%e7%ae%b1%ef%bc%86%e8%a9%95%e6%b8%ac/ https://tklab.club/macbook-%e8%88%87-ipad%e7%9a%84%e9%9b%99%e8%9e%a2%e5%b9%95%e6%9c%80%e4%bd%b3%e6%90%ad%e9%85%8d%e6%96%b9%e6%a1%88-mountie-%e9%96%8b%e7%ae%b1%ef%bc%86%e8%a9%95%e6%b8%ac/#respond Thu, 23 Dec 2021 15:09:48 +0000 https://tklab.club/?p=4622 自TK買了iPad Pro以後身上又再多台平板(螢幕),每當出遠門時通常都是和MacBook Pro一起帶,使 …

這篇文章 MacBook 與 iPad的雙螢幕最佳搭配方案 Mountie+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自TK買了iPad Pro以後身上又再多台平板(螢幕),每當出遠門時通常都是和MacBook Pro一起帶,使用Duet或內建的螢幕鏡像輸出來達到多螢幕在外工作,但有時工作地的桌面太小無法放上兩台裝置,像是小咖啡店等

這對常常跑咖啡店工作的TK是一大痛點,每次都得小心iPad Pro和巧控鍵盤掉下桌面

某天突然在拍賣平台上看到這玩兒,一查之下發現是美國的Ten One Design公司所設計的Mountie+螢幕夾,但這『夾子』真的太貴了,台灣賣1500左右…

但TK知道美國公司每到了聖誕節不管啥都會跳樓大拍賣,就從年初等到了年尾,還真的Ten One Design的官網直接買一送一(現在也有相同特價喔!要買要快),直接帶兩個回家然後一個賣掉,爽賺一個『夾子』完全沒花到錢

霸氣地買了兩個(X),不過空運也讓我足足等了一個月
據說一般零售通路不是這個盒子,這好像環保版的包裝,猜是為了聖誕節那波銷售而設計的盒子
簡單說明了該夾子的用途是讓筆電可以有第二個螢幕(平板或手機)來看電影、電視等等
首先叫你上Ten One Design的官網看教學
其實背後也有提示,說明哪些是設備要用哪些grip
所有東西就這些了,主體包含各種尺寸的grip
grip攤開來看大大小小都有,主要是對應iPad Pro、iPad Air、iPad mini和iPhone
不太清楚那個有3M膠的軟墊是用在哪裡,應該是黏在grip上加強緊度和穩定性用的,但TK用不太到
TK非常愛工藝品,這個夾子就是個例子,具有未來、低調的設計語彙
雖然他是用塑膠和樹脂軟墊組合成的,不過摸起來十分舒服,外觀並無廉價感
常見的Type-C頭一定穿得過中間預留的洞,試了幾條都OK
實際測試,使用MacBook Pro搭配iPad Pro,真的穩如泰山,搖晃他不會掉
後面長這樣,看起來真的專業!看起來就是來幹大事的(O
工作使用上就可以同時開兩份文件做編輯啦!!對文字可以說超級方便

小結

這夾子可謂咖啡店工作者一大福音,不過缺點就莫過於可能無法使用太久,自己實測發行當夾子夾緊MacBook Pro的螢幕時,會使螢幕變色(壓到液晶)從原本白色變成偏黃,這樣長期使用下來可能導致螢幕損壞,更不用說夾著以後還要拖著一台iPad;國外的YouTuber實測也有相同的結果,並告訴觀眾不能長期夾著。

拍起來不是很明顯,實際使用真的會怕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科普可以看這篇:

所以TK也只敢很短期的使用30分鐘內,工作完馬上將他拿下,建議欲購買者先想清楚是否會長時間夾著螢幕

這篇文章 MacBook 與 iPad的雙螢幕最佳搭配方案 Mountie+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macbook-%e8%88%87-ipad%e7%9a%84%e9%9b%99%e8%9e%a2%e5%b9%95%e6%9c%80%e4%bd%b3%e6%90%ad%e9%85%8d%e6%96%b9%e6%a1%88-mountie-%e9%96%8b%e7%ae%b1%ef%bc%86%e8%a9%95%e6%b8%ac/feed/ 0 4622
跨平台工作者的滑鼠解決方案!羅技M720 Triathlon 多工無線滑鼠 開箱&評測 https://tklab.club/%e8%b7%a8%e5%b9%b3%e5%8f%b0%e5%b7%a5%e4%bd%9c%e8%80%85%e7%9a%84%e6%bb%91%e9%bc%a0%e8%a7%a3%e6%b1%ba%e6%96%b9%e6%a1%88%ef%bc%81%e7%be%85%e6%8a%80m720-triathlon-%e5%a4%9a%e5%b7%a5%e7%84%a1%e7%b7%9a/ https://tklab.club/%e8%b7%a8%e5%b9%b3%e5%8f%b0%e5%b7%a5%e4%bd%9c%e8%80%85%e7%9a%84%e6%bb%91%e9%bc%a0%e8%a7%a3%e6%b1%ba%e6%96%b9%e6%a1%88%ef%bc%81%e7%be%85%e6%8a%80m720-triathlon-%e5%a4%9a%e5%b7%a5%e7%84%a1%e7%b7%9a/#respond Sat, 11 Dec 2021 15:52:22 +0000 https://epo.wfd.mybluehost.me/TKLab/?p=4038 TK的工作點很多,算一算也有3個(狡狗三窟?),每個都有幾部電腦和滑鼠鍵盤,其中一個點只有淘寶買的100元無線 …

這篇文章 跨平台工作者的滑鼠解決方案!羅技M720 Triathlon 多工無線滑鼠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TK的工作點很多,算一算也有3個(狡狗三窟?),每個都有幾部電腦和滑鼠鍵盤,其中一個點只有淘寶買的100元無線滑鼠,因為跟人體工學無緣,手心無法貼在滑鼠上,久了導致手痠痛

而TK也相信這也是跨/多平台工作者的痛點:每個裝置都有一隻滑鼠,再切換時會操作錯滑鼠,除了浪費時間還佔了空間

關鍵字打下去立馬出現羅技M720這隻,評價也大多不錯。這次羅技帶來了的多平台滑鼠解決方案,不止一次給你三個平台切換,還符合人體工學,久用都不會手酸,馬上來看看開箱吧!

包裝和外觀與其他滑鼠並無太大差異,關鍵在背面
背面則簡單提到可以支援三個裝置Win、MacOS甚至iOS、iPadOS和Android都通吃,根本太強大啦!!
這個開包裝的設計TK超尬藝,終於不用再拿著大剪刀把包裝盒剪爛了(汗
另外滑鼠底下有說明要切換多裝置只要按下『123』旁的鍵
連結不同藍芽裝置也很簡單,切到其中一個數字在連結裝置,滑鼠就會記住哪個數字代表哪個裝置
滑鼠本體,可以看到數字旁有按鈕,羅技稱之為Easy-Switch按鈕
另一個特點是滾輪上的鍵,可以切換滾輪的模式,可從一般滑鼠的滾動轉為超高速捲動
屁股很乾淨,沒有多餘的標籤說明
電池跟接收器都藏在底蓋裡
附的Unifying 接收器可以跟支援Unifying的鍵盤滑鼠共用一個接收器,很棒的設計
實際測試滑鼠的兩種滾動方式,可以發現在啟用超高速捲動之後明顯瀏覽網頁像是用手指滑過一般順暢
Flow™ 技術的示範,輕鬆在各裝置中移動滑鼠

總結

在幾個月的試用中最有感的是手終於不在痛了,另外雖然跨裝置功能比較少用但他確實帶來了便利性

比較明顯的缺點在於卡頓的頻率滿高的,這一直是羅技被大家公認的通病,希望他們日後可以從硬體好好改善這問題

這篇文章 跨平台工作者的滑鼠解決方案!羅技M720 Triathlon 多工無線滑鼠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e8%b7%a8%e5%b9%b3%e5%8f%b0%e5%b7%a5%e4%bd%9c%e8%80%85%e7%9a%84%e6%bb%91%e9%bc%a0%e8%a7%a3%e6%b1%ba%e6%96%b9%e6%a1%88%ef%bc%81%e7%be%85%e6%8a%80m720-triathlon-%e5%a4%9a%e5%b7%a5%e7%84%a1%e7%b7%9a/feed/ 0 4038
Logitech 羅技G913 TKL 機械式鍵盤 開箱評測 https://tklab.club/logitech-%e7%be%85%e6%8a%80g913-tkl-%e6%a9%9f%e6%a2%b0%e5%bc%8f%e9%8d%b5%e7%9b%a4-%e9%96%8b%e7%ae%b1%e8%a9%95%e6%b8%ac/ https://tklab.club/logitech-%e7%be%85%e6%8a%80g913-tkl-%e6%a9%9f%e6%a2%b0%e5%bc%8f%e9%8d%b5%e7%9b%a4-%e9%96%8b%e7%ae%b1%e8%a9%95%e6%b8%ac/#respond Thu, 28 Oct 2021 13:21:46 +0000 https://tklab.club/?p=4483 鑑於上次的募資鍵盤Taptek之亂後,我再也不敢亂買不知名廠商做的鍵盤滑鼠 這段期間也不乏很多網友來問TK『有 …

這篇文章 Logitech 羅技G913 TKL 機械式鍵盤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鑑於上次的募資鍵盤Taptek之亂後,我再也不敢亂買不知名廠商做的鍵盤滑鼠

這段期間也不乏很多網友來問TK『有什麼推薦的鍵盤嗎?』所以今天的主角就出場啦!Logitech 羅技的G913 TKL是我精挑細選下的結果

TK在兩年前挑鍵盤時就要求一定要87鍵的青軸,同時要有無線、多裝置、控制音樂播放的功能,且塑膠感不能太重

G913 TKL就是萬中選一的結果,但無奈台灣一直只有紅軸(Linear)、茶軸(Tactile)版,青軸(Clicky)直接被消失了…

明明G913和國外版的G913 TKL(G915 TKL)都有,令TK百思不解,於是問了羅技的客服,他們是這樣回覆的

於是TK又等了數個月,終於在今年4月如願以償…

等了好幾個月終於推出,羅技剛好又在促銷,花了5831入手,也是賺
繁中鍵和青軸是一定要的啦!
吸引我的還有音量滾輪,在展示店就體會到他的好用之處
技術說明
外盒說明
尺寸說明
真香
配件有附延長線和USB Type A轉Micro B母對母轉接頭
開電測試,漂亮
背面有六個止滑軟墊,真的很穩
驗明正身!
這裡的設計超棒,兩層式的墊高
第一層大約墊高一公分,個人喜歡的高度
第二層全開可以到2公分左右,看個人喜好囉
還有一側可以藏USB接收器
跟Taptek比較,大了一截,鍵帽材質上也較為舒適
配件一覽
如何使用延長線連接至電腦
有支援多裝置切換,簡直多設備者福音
延長線、轉接頭和接收器
轉接頭Type-A面
轉接頭Micro B面
搭配之前買的Logitech G703,簡直天造地設
還送一堆有的沒的,用不用得到見仁見智啦!我是用不到XD

使用心得

使用了半年,除了偶爾斷線之外整體來說是非常順暢的,按鍵回彈的力度和觸感都比Taptek更上一層樓,功能健在Mac上也都可以正常使用,Mac用戶可以無痛轉換。

另外音量滾輪對於最喜歡類比旋鈕來調整音量的TK是最愛不釋手,如果還沒轉過的人建議去展示店體驗看看,摸過之後就會想買了

至於電池持久性確實很令人讚嘆,比Taptek長多了,不過沒像是官方說的40hr這麼誇張,不過我也是一週充電一次而已,足夠撐起一般辦公跟遊戲了

總結來說他是一隻CP值非常高的鍵盤,非常對得起打折後5000多的價位(原價就抱歉了);不過TK看網路上評論很多都說用一陣子會掉漆,TK是還沒遇到所以也不評斷,就待時間的驗證了

這篇文章 Logitech 羅技G913 TKL 機械式鍵盤 開箱評測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logitech-%e7%be%85%e6%8a%80g913-tkl-%e6%a9%9f%e6%a2%b0%e5%bc%8f%e9%8d%b5%e7%9b%a4-%e9%96%8b%e7%ae%b1%e8%a9%95%e6%b8%ac/feed/ 0 4483
麥沃Maiwo M.2 NVME / SATA 雙協議 對拷硬碟座(K3016CL)開箱 https://tklab.club/%e9%ba%a5%e6%b2%83maiwo-m-2-nvme-sata-%e9%9b%99%e5%8d%94%e8%ad%b0-%e5%b0%8d%e6%8b%b7%e7%a1%ac%e7%a2%9f%e5%ba%a7%ef%bc%88k3016cl%ef%bc%89%e9%96%8b%e7%ae%b1/ https://tklab.club/%e9%ba%a5%e6%b2%83maiwo-m-2-nvme-sata-%e9%9b%99%e5%8d%94%e8%ad%b0-%e5%b0%8d%e6%8b%b7%e7%a1%ac%e7%a2%9f%e5%ba%a7%ef%bc%88k3016cl%ef%bc%89%e9%96%8b%e7%ae%b1/#respond Sat, 25 Sep 2021 11:44:12 +0000 https://tklab.club/?p=4524 今天TK又要來開箱神奇的東西了,這次是很常維修電腦或跨SSD拷貝的人才會用到的工具 大家都知道SATA陣營跟P …

這篇文章 麥沃Maiwo M.2 NVME / SATA 雙協議 對拷硬碟座(K3016CL)開箱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今天TK又要來開箱神奇的東西了,這次是很常維修電腦或跨SSD拷貝的人才會用到的工具

大家都知道SATA陣營跟PCIe陣營總是處在不相容狀態,並且都各自有擁護者和硬體製造商

每當TK維修或升級筆電時總是會遇到不同規格的M.2,在做資料轉移時要拿不同的外接殼插來插去、鎖來鎖去真的超痛苦…

某天偶然又在淘X看到這玩兒,根本是工具人的救星(誤),他的價格落在2000多台幣左右,算是偏貴

但查了一下這樣的工具如果不在中國買,就只剩隨便價格都超過5000台幣的Amazon國外品牌了(然後還是中國製)

不得不說這類工具中國發展得比台灣齊全的多(台灣需求少)

可以看到之前淘X開箱很多商品都只用紙盒裝,它算是高級的多

外盒明顯是設計過的,2千沒有白花哈

前後都有註明兩種協議都可以使用,接口採用Type-C
材質挺好的,不是廉價感很重的塑膠

操作介面也有善,都印在上面了,可以直覺得知道他有哪些功能

而且可以不用PC的脫機拷貝兩隻M.2的資料(前提要容量完全相同)

配件一覽,兩條Type-C線和一個變壓器
主體本身,脫機拷貝要透過指撥開關來操作
在脫機拷貝模式下,有四個進度燈可以看到目前進度到幾%了
有點雞助的SD讀卡機
開機按鈕和兩個Type-C口(代表電供和PC端)
變壓器就普普吧!畢竟也是附的,說能穩壓在3A我半信半疑
保修卡和說明書
基本的操作滿詳細的
上電測試,電源燈有亮
此時電腦有抓到,看來是用JMicron的PCIe chip,台灣之光誒!
剛好新買了一隻SATA M.2,抓來測試
插上M.2 SATA的指示燈會亮,同時顯示PC模式
有抓到,WD的綠標480G M.2 SSD
再來測試M.2 PCIe,好像僅支援NVMe
抓到美光的P2 500G
兩個一起上呢!!如果能同時抓到就神了
還真的可以同時讀取資料呢!E:和Disk3
這邊來測試資料轉移吧!可以看到硬碟3跟4是兩隻SSD
從WD轉到美光,由於容量不太一樣只能用PC轉
調整目標容量
輕鬆轉移囉!

小結

目前使用上非常順利,沒有遇到其他意外,除了方便之外放在工作桌上也美觀(其他家做的多都像又大又黑又笨重的黑盒子)

購買之前TK只買奧瑞科的USB周邊(至少沒出過問題),但買了麥沃的產品之後有所改觀——中國品牌已經漸漸擺脫『廉價、不耐用』的枷鎖了。

這篇文章 麥沃Maiwo M.2 NVME / SATA 雙協議 對拷硬碟座(K3016CL)開箱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e9%ba%a5%e6%b2%83maiwo-m-2-nvme-sata-%e9%9b%99%e5%8d%94%e8%ad%b0-%e5%b0%8d%e6%8b%b7%e7%a1%ac%e7%a2%9f%e5%ba%a7%ef%bc%88k3016cl%ef%bc%89%e9%96%8b%e7%ae%b1/feed/ 0 4524
Sony Vaio PCG-61413P 更換 SSD 硬碟 實錄 https://tklab.club/sony-vaio-pcg-61413p-%e6%9b%b4%e6%8f%9b-ssd-%e7%a1%ac%e7%a2%9f-%e5%af%a6%e9%8c%84/ https://tklab.club/sony-vaio-pcg-61413p-%e6%9b%b4%e6%8f%9b-ssd-%e7%a1%ac%e7%a2%9f-%e5%af%a6%e9%8c%84/#respond Sat, 25 Sep 2021 05:14:09 +0000 https://tklab.club/?p=4502 我很喜歡老筆電,原因是耐用耐操,尤其是Sony產的更是堅固,用十年還是老當益壯 By TK 最近拿到一台201 …

這篇文章 Sony Vaio PCG-61413P 更換 SSD 硬碟 實錄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我很喜歡老筆電,原因是耐用耐操,尤其是Sony產的更是堅固,用十年還是老當益壯

By TK

最近拿到一台2010年的Vaio筆電,距離我上次拿到Sony的筆電已經是2014年了,那台SONY VAIO VGN-CS36TJ還仍在服役中(當Volumio音樂播放器)

這次也打算再做一台Volumio音樂播放器,但原本裡頭的HDD已經壞軌需要換掉,順手做了這個教學

Vaio的設計都很漂亮,即使是十年前的電腦也一樣
雖然外殼有些泛黃了,但功能都正常
驗明正身,當初是搭載最新的Win 7
將後背的HDD槽螺絲轉開就能拆HDD,這種設計現以不常見
RAM也可以直接換,很簡單。
硬碟是用TOSHIBA的320G 2.5吋

換上已經安裝好Volumio的500G HDD後,他又是生龍活虎一條!

加上他螢幕上有實體的Display off鍵可以用硬體斷電的方式關閉螢幕,方便在播音樂時不想看到Volumio的畫面,甚是方便

這篇文章 Sony Vaio PCG-61413P 更換 SSD 硬碟 實錄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sony-vaio-pcg-61413p-%e6%9b%b4%e6%8f%9b-ssd-%e7%a1%ac%e7%a2%9f-%e5%af%a6%e9%8c%84/feed/ 0 4502
WordPress 5.8 修復部分佈景主題 無法自訂外觀 https://tklab.club/wordpress-5-8-%e4%bf%ae%e5%be%a9%e9%83%a8%e5%88%86%e4%bd%88%e6%99%af%e4%b8%bb%e9%a1%8c-%e7%84%a1%e6%b3%95%e8%87%aa%e8%a8%82%e5%a4%96%e8%a7%80/ https://tklab.club/wordpress-5-8-%e4%bf%ae%e5%be%a9%e9%83%a8%e5%88%86%e4%bd%88%e6%99%af%e4%b8%bb%e9%a1%8c-%e7%84%a1%e6%b3%95%e8%87%aa%e8%a8%82%e5%a4%96%e8%a7%80/#respond Sun, 19 Sep 2021 16:25:35 +0000 https://tklab.club/?p=4486 許多人更新5.8後可能會遇到跟TK一樣的問題:不管怎麼按自訂裡的項目,都不會有回應 起初我還以為是外掛的問題, …

這篇文章 WordPress 5.8 修復部分佈景主題 無法自訂外觀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許多人更新5.8後可能會遇到跟TK一樣的問題:不管怎麼按自訂裡的項目,都不會有回應

起初我還以為是外掛的問題,全部關掉以後還是沒用

爬文找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最後就自己找問題囉!

這篇文章 WordPress 5.8 修復部分佈景主題 無法自訂外觀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wordpress-5-8-%e4%bf%ae%e5%be%a9%e9%83%a8%e5%88%86%e4%bd%88%e6%99%af%e4%b8%bb%e9%a1%8c-%e7%84%a1%e6%b3%95%e8%87%aa%e8%a8%82%e5%a4%96%e8%a7%80/feed/ 0 4486
ADATA 威剛 HV620S 4TB 2.5吋 行動硬碟 拆解&維修 https://tklab.club/adata-%e5%a8%81%e5%89%9b-hv620s-4tb-2-5%e5%90%8b-%e8%a1%8c%e5%8b%95%e7%a1%ac%e7%a2%9f-%e6%8b%86%e8%a7%a3%ef%bc%86%e7%b6%ad%e4%bf%ae/ https://tklab.club/adata-%e5%a8%81%e5%89%9b-hv620s-4tb-2-5%e5%90%8b-%e8%a1%8c%e5%8b%95%e7%a1%ac%e7%a2%9f-%e6%8b%86%e8%a7%a3%ef%bc%86%e7%b6%ad%e4%bf%ae/#respond Sun, 12 Sep 2021 13:21:01 +0000 https://tklab.club/?p=4436 TK入這行修的硬碟和記憶卡也不算少了,加加減減也有二、三十顆吧!這次修到這顆4TB 2.5吋的還有點見世面了& …

這篇文章 ADATA 威剛 HV620S 4TB 2.5吋 行動硬碟 拆解&維修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TK入這行修的硬碟和記憶卡也不算少了,加加減減也有二、三十顆吧!這次修到這顆4TB 2.5吋的還有點見世面了…

故事是這樣的,苦主的硬碟接觸不良,不想花大錢換硬碟,所以想透過換外接殼來解決問題

思路是沒問題,問題是…之前從未注意到超過2TB以後的2.5吋SATA硬碟會『增高』變成15mm(2TB以下都在9mm左右,現在都做得很薄了)

估計是HDD用碟片的數量去換容量,所以增高了不少,導致了買了三個外接殼都不能用(汗

客人的硬碟和全新10Gbps的奧瑞科2139C3
這顆HV620S 4TB市面上還有在賣,而且還是台灣做的
我們將它從下面撬開,他沒有任何螺絲
很容易就可以撬開了,只是需要用點力
沒有任何衝撞防護,這顆在ADATA的定位是時尚優雅,意味著中低價位商品(?
用WD藍標算不錯了,基本的6Gpbs
SATA to USB 轉接版特寫
主控是用ASM1164,很常見也十分的不錯
上電測試
速度只能說很一般,跟他只有5400轉有關
我都會推薦客人用奧瑞科的外接盒,CP值挺高的又好看
USB3.1 Gen2 10Gbps 真香,屌打一堆還在用Gen1的

不過是說SATA也只有支援到理論值最快6Gbps而已,比這再快也沒用了(爆

順便來開箱一下
透明殼很大的優點就是裡頭如果是真材實料都看得到,裡頭付贈黑色軟墊是要給較薄SSD用的
想快樂裝上去才發現尷尬了…..他比硬碟和高出一截,根本闔不上
上電測試發現另一個問題,在原本HV620S讀得到的資料直接讀不到
不信邪用Win測試也一樣…
又買了ORICO的2159C3一樣是太高的問題裝不下…他還標榜支援到8TB

我後來把ORICO 2159C3自己拿來用了,開箱文之後補上

用尺測試,真的高達15mm,比一般外接硬碟高快兩倍

心快死了時,找到了這個專門為大容量硬碟而打造的2.5吋外接盒

廠商好像是EQBETA,淘寶有台灣也滿多人在賣的,應該算靠譜

情急之下就買回來開箱了

包裝簡單環保,沒上面那兩個花俏
不管怎麼說中國製是正常的
樸素的設計
裡頭也沒有特別的緩衝保護,最基本配置
外殼特寫
裝上就沒有可以塞緩衝物的空間了
上機測試,卻發現遇到一樣讀取錯誤的問題….
最後開大絕了,備份完資料後準備來低階格式化
格式化完後放回資料,這次終於,資料回復了!
使用Mac讀取也正常
裝上外殼
壓好
更換成功!送回客戶手中

經過這次經驗後,學到了遇到4TB以上的外接硬碟都要特別留意(汗

這篇文章 ADATA 威剛 HV620S 4TB 2.5吋 行動硬碟 拆解&維修 最早出現於 TK Lab

]]>
https://tklab.club/adata-%e5%a8%81%e5%89%9b-hv620s-4tb-2-5%e5%90%8b-%e8%a1%8c%e5%8b%95%e7%a1%ac%e7%a2%9f-%e6%8b%86%e8%a7%a3%ef%bc%86%e7%b6%ad%e4%bf%ae/feed/ 0 4436